谷歌OKR实施避坑指南

OKR在当年Intel和摩托罗拉公司的“战役”中成功让Intel完美胜出,后来更是经由Google的成功掀起来全球OKR热。然而OKR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,趟过很多坑。最近随着OKR的热度升温,OKR开始被广泛应用,成为又一波浪潮,给自己一个机会,你可以不必跳进这OKR八大巨坑。(文末有OKR实施条件准备检查,你可以测试一下)。

  • 坑一:OKR中的O(目标)也要求量化

坑源:这个坑是中毒“SMART”原则太深、太深。在OKR出现之前,一直强调目标的制定要符合“SMART”原则,否则,就是“坏目标”。于是到了OKR时代,惯性思维,于是掉坑里了:O(目标)设定畏首畏尾

(来自JohnDoerr的《这就是OKR》

避坑:实际上OKR中的O(目标)并鼓励不量化,反而是要求尽量定性化,大胆提出“没有量化”、“有野心”的目标。主要因为:就目标来讲,数据可能限制人的能力发挥。没有量化充满无限可能无限动力。

(来自《OKR:源自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》

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,OKR中的O(目标)也可以有量化指标

  • 坑二:KR(关键结果)有“数量”,没“质量”

坑源:这个坑也不小,看似一切合规,风平浪静。有了“数量”的KR很容易被误认为“合格”,也容易自我“陶醉”。然而,OKR的能力正悄悄被吞噬,掉坑里了啦:没有质量的KR,拿什么支撑O。

避坑:带着“主人翁“意识去制定KR,带着”价值思维“去制定KR,而不是”应付式“去编写KR;要带着质量意识去思考KR,而不是用”交差的思想“去机械地设定数量。比如:

改进前的KR:把CPU的利用率再提升3%

改进后的KR:减少3%的峰值查询所需内核数量,而不改变质量/延迟时间

(来自JohnDoerr的《这就是OKR》

  • 坑三:O少点,KR可以多一点

坑源:这个坑很难抗拒,团队说了,我们KR细化才有利于达成目标,或者我们工作确实多啊,又或者 ,我们这些KR都是实实在在目标相关的,也是领导关注的。合理地掉坑里了:OKR只是对日常工作的梳理、归类。

     避坑:严格执行“少即是多”的原则,控制每个O的KR在5个以内。

1)  对相同性质的工作目标(或关键结果)归类

2)  明确OKR关注承接的组织目标,事务性的工作不允许放到KR中

3)  总结小的潜在的KR,为一个里程碑式的KR

(来自《OKR:源自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》

  • 坑四:不可衡量的挑战性

坑源:这个坑比难以回避,OKR说设定挑战性的目标,挑战性的KR,那么什么是“挑战性“?对谁的挑战性?就各有各的理解了。领导可能就会基于自己的理解对组员的OKR进行”启发“式沟通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!于是”掉坑里了“:OKR变成了任务指派。

避坑:OKR鼓励从下往上设定OKR,就是希望建立自组织管理的文化。鼓励挑战性就是考虑到了各个团队和员工的个性特点,挑战性是相对的,员工明白了“OKR“的目标后有权自我设定OKR,并与团队领导达成一致。团队领导只需传达、强调战略目标,团队目标,即可:),可以参考谷歌的两招:

1)    10倍速原则,挑战自己目前能力的10倍

2)    理解每个人的需求层次,帮助他人往更高层次攀登

(来自JohnDoerr的《这就是OKR》

  • 坑五:只需聚焦个人OKR

坑源:这个坑也不小,几乎讲OKR的地方就会提及“个人OKR”,因为需要团队的OKR。有了个人OKR,那就尽职地专业地完成自己的OKR即可,团队中每个人都完成了,团队的OKR应该没有问题(因为当初是分解而来的),这个坑没毛病啊:OKR让员工看不见团队目标

避坑:个人OKR确实承接了团队的OKR,但是这个关系不是Y=F(x)的公式关系,需要每个知识工作者关注团队OKR和战略目标,并积极贡献,部分情况下可能调整团队的OKR,以便实现更大的战略目标。这就要求每位员工心中都应该有一幅全景图:

  • 坑六:设定好了OKR,自主执行

坑源:这个坑比较隐蔽,就OKR本身确实缺少“监控”的环节和实践,顶多是中期进行一下自我评估,再加上OKR出发点是:员工自己制定的OKR,自己会全力以赴。不知不觉掉坑里了:OKR成了时尚的宣誓闹剧

     避坑:这个可能在国内有点水土不服,OKR的周期虽然不是一年,但是一个季度或6周也是有点长的,如果没有“文化“的支撑,个人很容易掉进繁琐的日常工作。所以需要进行OKR的跟踪和签到,这点可以参考敏捷方法(基于周级别的迭代)。

(来自JohnDoerr的《这就是OKR》

  •  坑七:KR设定权重

坑源:这个坑还好,刚开始有人经常要求挖这个坑:各个KR设定相对目标的比例(权重),这样计算OKR的评分时“公平”,也能让执行者有所侧重,看似合理,但是你入坑了:KR权重限制了员工的内驱力。

避坑:可以看看当年2013年谷歌风投(GoogleVentures)合伙人瑞克·克劳(Rick Klau)发布的演讲视频。克劳 特别提出“设定各个KR的权重是奇怪的想法”。OKR希望结构化和简化目标管理,聚焦关键结果。KR设定权重复杂化了目标设定的过程不说,也分散了执行者的注意力和精力(权重合理吗?具体数字怎么来的?)

(来自:谷歌风投合伙人Rick Klau)

  • 坑八:OKR与KPI比较的陷阱

坑源:这个坑大到我不敢想象,经常看到有人把OKR和KPI进行比较,还有客户直接希望用OKR代替KPI,这个坑之所以大,是因为诱惑太大:再也不要忍受绩效考核了☹。之所以说这个坑大,是因为主导OKR实施者如果不坚定,经常比较,就会把OKR彻底带向相反的方向,巨坑:OKR成为一个新的变向束缚员工能力的制度

避坑:我这里就不说了,打个比方吧,如果有人拿“时间管理”和KPI比较你会怎么想?如果有人拿”敏捷方法“代替KPI你又会怎么想?不是同一个维度啊!OKR——目标管理;KPI——重点是考核。

但是,如果用企业引入“时间管理”来推进KPI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企业实施OKR来提升KPI,这也是非常好的。奖励OKR的执行也是可以的,就像奖励“时间管理“优秀实践员工一样。

这次仅仅对八个常见的OKR巨坑进行了简要的描述,欢迎提出你自己的想法,请参与我们的调查,我们后续还会针对大家的反馈,细化分享部分常见的OKR巨坑。

总之,希望大家提前做好知识准备,在谷歌、Intel等公司成功实施OKR的肩膀上,避开这些OKR之坑。如果,你已经遇到了某些OKR之坑,也希望这些“避坑“的指南能帮你”出坑“,一起加油,为中国的OKR之路荡平这些OKR之坑。

OKR实施条件检查清单:

  1. 是否识别了明确的目标管理痛点?
  2. 工作中不确定性程度是否足够高?
  3. 工作是否需要员工发挥足够的创意、去冒险?
  4. 是否有一个长期的使命、愿景、战略?
  5. 是否准备了足够的OKR教练?
  6. 是否做好了授权的准备:真正让员工自己决定某些事情?
  7. 管理层是否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推进OKR?
  8. 员工是否认可公司愿景,并愿意积极贡献?
  9. 员工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等资源去完成挑战?
  10. 员工是否有意愿去自我成长、自我挑战?

每个选项一分,如果少于6分,建议你再花点时间做些准备:)